首页 放生感应 放生功德 放生仪轨 放生动物 放生文化 代放生

代放生

甘肃哪里可以放生鱼苗,光耀不息的甘肃石窟艺术——访甘肃生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http://www.spiderdig.com 作者:佛教导航网 发布时间:2024-02-22
摘要:4、提起甘肃的石窟艺术,很多人都知道蜚声中外的敦煌莫高窟,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甘肃境内古丝绸之路沿线至今留存的石窟寺竟多达百余处,这些石窟寺绵延1600多年,内容丰富,形式

一、石家庄哪里能放生蝌蚪

1、光耀不息的甘肃石窟艺术——访甘肃生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玉祥

2、甘肃日报?20030404第6版

3、董玉祥,兰州市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后随北京大学阎文儒教授专攻石窟艺术考古,1962年进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敦煌学、吐鲁番学会理事,麦积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麦积山石窟的分期》、《龙门北魏型佛教造像的起与发展》等论文数十篇,出版有《中国美术全集?炳灵寺等石窟雕塑》、《中国美术全集?麦积山等石窟壁画》、《庆阳北石窟寺》和《梵官艺苑?甘肃石窟寺》等专著。

4、提起甘肃的石窟艺术,很多人都知道蜚声中外的敦煌莫高窟,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甘肃境内古丝绸之路沿线至今留存的石窟寺竟多达百余处,这些石窟寺绵延1600多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是历代雕塑与壁画的艺术长廊,更是中国佛教艺术兴衰的有力见证。甘肃境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众多的石窟寺,他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价值在哪里,日前,记者采访了致力于石窟艺术研究40余年的董玉祥教授,请他将我们带进异彩纷呈又不无神秘的甘肃石窟艺术宝库。

5、记者:甘肃境内有哪些石窟,他们是如何产生的?

6、董玉祥:中国境内石窟寺的兴建与佛教东渐密切相关,甘肃境内石窟寺的兴衰与其所处的地理历史紧密相联。佛教自印度、中亚向中国内地传播,甘肃首当其冲。特别是十六国时期,由于中原连年战乱,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宁,以慈悲济世为主旨的佛教因此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当时在甘肃建立“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和“五凉”(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政权的统治者们大力提倡佛教,凿窟建寺成为社会时尚,僧人们“凿仙窟以修禅”,甘肃境内至今留存的大部分早期开创的石窟寺,就是当时佛教兴盛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反映。据不完全统计,甘肃境内现存石窟寺百余处,除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安西榆林窟。庆阳北石窟寺等著名石窟外,河西走廊黄河中上游、渭河流域及陇东的广大地区都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石窟。

7、记者:与其他地方的石窟相比,甘肃石窟艺术呈现出什么特点?

8、董玉样:甘肃境内的石窟寺开创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全国石窟寺中可谓首屈一指。譬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和庆阳北石窟寺等众多石窟,自开凿以来千百年间都在不断修缮或扩大,而省外的著名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只是在一个时间段比较兴盛。更重要是,甘肃各地的石窟又常常因地域、时代、民族、宗教流派的不同,因地制宜,随风就俗,采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艺术风格,因而千窟千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异彩。这条沿着古丝绸之路绵延千余公里的石窟艺术长河,反映了中国石窟艺术产生、兴起、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为研究和补充中国佛教史、美术史和佛教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研究中国上迄十六国下至明清1600余年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最全面、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难得的系统资料。甘肃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9、记者:您从事石窟艺术研究40余年,您认为面对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0、董玉祥:最重要的是加紧和加强省内现存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除敦煌莫高窟外,省内其他众多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还十分薄弱,保护和研究的力量也严重不足。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经过几代著名学者、艺术家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已为莫高窟的研究和保护、为敦煌学的开创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敦煌研究院成立后,更是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敦煌研究院因此成了世界范围内研究敦煌的一面旗帜。而省内其他石窟,除解放后陆续做了一些最基础的调查工作外,目前仍基本处于保存、保护的阶段。有些石窟虽然也设有保护和研究机构,分脆弱,因而加强对自然病害的防治刻不容缓。如麦积山石窟一直被鼠害所扰,渗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在一些洞窟内,我30年前考察时还很清晰的线条,如今已有些脱落了。再如庆阳北石窟、炳灵寺石窟.因为临近河流,水蚀、风蚀非常厉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许多塑像和壁画恐怕将不复存在。

二、供灯和放生哪个福德大

1、有一个事实是惊人的,省内石窟大部分都被盗过,个别石窟中甚至还发生过不法分子住在洞窟内盗割壁画的勾当。我经常去一些石窟进行考察研究,也看到一些石窟内的雕塑与壁画不时地遭到不法分子的盗窃与破坏,令人十分痛心。还有一些游客,用手摸壁画,攀爬雕像,甚至刻字留念,给石窟艺术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

2、甘肃临潭县莲花山的传说

3、昔日,莲花山有很多古建筑物,既有佛教寺院,又有道教宫观,上至顶峰的玉皇阁,下到唐坊滩的大佛殿,约有31处,170多间,依山就势,布局合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铁瓦盖顶,彩塑神佛,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为游览和休息提供了方便。后经风雨侵蚀,破坏殆尽。

4、莲花山的修建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无文字记载可查。据当地传说,明朝时,有位朝廷内僧司的官员,是藏族某部落首领的番王,他因年老多病,无力任官,欲让儿子承袭官位,表奏皇帝恩准。老番王多次致函儿子,叫其来京承袭官位。但始终不见儿子来京。原来儿子怕进入朝廷供职后不自由,借故不进京为官。老王等得无奈,又奏请皇帝赐准,差朝官携枷锁法绳,将小王押解赴京。途经莲花山时,只见莲花山重峦迭翠,峭峰凌空,山石峥嵘,千姿百态,很有灵气。小王动心,再三跪求差官,并贿以重金,允许他休息游览几天。后小王离开莲花山时,对山默念文殊菩萨并起誓言说:“文殊菩萨显灵应,保佑我进京平安无事,我将在这里为你修佛殿、塑金身、做道场。”到了京城,老王向儿子讲明了押解他进京的情由,随即解除了监禁,差人随小王在京城游玩。一日碰见了一个测字先生,小王上前占卜吉凶。测字先生叫写一字,小王写了个“土”字,测字先生说:“‘土’字上面加一横,是个‘王’字,有王位可坐,再加一点,是个‘主’字,是一地之主,真是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测字先生又叫小王再写一字,他写了个“问”字,测字先生惊奇地说道:“前途无量,‘问’字两边分开岂不是‘君’字吗?有君王之位。”小王听了喜出望外。次日,皇帝诏谕小王承袭老王僧录司之职。小王心想,这一定是莲花山文殊菩萨显了灵。为报答文殊菩萨神功,小王令其部落出卖牛羊,积攒金银珠宝,砍伐树木,兴修莲花山佛殿,并在峭壁石崖上开凿石梯,疏通道路。先在莲花山顶峰修建了文殊菩萨殿,又在东方顶、唐坊滩修建了佛殿。在开光庆典时,小王专程从京城赶来,亲自做佛事道场,并决定每年的六月初一到初三日,为朝佛讲经日。从此,莲花山附近的藏、汉、土族群众,来莲花山朝山礼佛、祈愿诵经者络绎不绝。之后又演化为莲花山会场。

5、莲花山庙宇修建于何时?一向缺乏翔实的史料。较为可靠的史料是《莲花山铁碑记》。从中可以证实:

6、庙宇修建的时间:《碑记》中有“夫莲花山,即武当太和山,有金顶一处,于崇祯十年立工盖造”。崇祯即明思宗朱由俭,公元1621年,在莲花山上最初修建了金顶。这段文字为我们排除了明朝洪武年间以及更早的说法。据此,至今也有371年的历史了。

甘肃哪里可以放生鱼苗,光耀不息的甘肃石窟艺术——访甘肃生文物考古研究所

7、庙宇重修的时间:重修莲花山是在金顶“常日云际雨霖,庙宇损坏大半”、“看守不忍”的情况下,才“会同人等,许造铁瓦千片”,于“顺治八年(即公元1634年,清世宗爱新觉罗福临时期)重修了金顶”、“塑将帅四位”,至今也有358年的历史了。

8、山主王存修是重修莲花山庙宇的主持人。重修莲花山庙宇,《碑记》有“善士闫福祥、张俊保、陈继坤、工德生、黄可才、王存修修建莲花山”的记载,有“莲花山主王存修,亲赴兰河、募化洮岷”的四处奔波之说,最后又会同官府取得了合法的保障,可见王存修既是发起人之又是施工中的负责人,传说中的“蓬头王”确有其人。

9、莲花山庙会的兴起:农历六月从气候来讲,是莲花山景色最美的时候;从农事活动来说,是夏锄结束,秋收之前的空隙;加之又是重修莲花山竣工的日子,朝山会在这个时候举行是再合适不过了。庙会年复一年,承传了下来,农历六月六也就俗定而成为朝山的日子。

10、佛教在线甘肃讯“20世纪50年代,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开始,至今已有60余年了,保护材料、方法、工艺等日渐成熟和进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介绍,将传统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将是未来保护探索的方向,以此让石窟艺术“留住容颜”、“延年益寿”。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感应 | 放生功德 | 放生仪轨 | 放生动物 | 放生文化 | 代放生

Copyright 2019-2030 佛教导航网 怎么放生_放生注意事项_冬天怎么放生_怎么放生才正确又简单_佛教导航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